胃是個十分強大的器官,作為多層肌肉組成的袋子,胃的彈性極強,成人的胃容量約1.5升,有的甚至可以達到3~4升。胃空的時候像根管,吃太多可以變成球。
胃壁有4層,漿膜層、肌層,黏膜下層、黏膜層,黏膜的上皮有一層柱狀細胞它們緊密相連,不留縫隙,胃內的化學物質很難滲進去,這些細胞還能分泌中性的黏液和其他腺體分泌的黏液一起給胃壁內部包上一層漿,它既能保護胃壁不被劃傷又能中和胃酸防止胃酸和消化酶直接接觸胃壁,這就是胃粘膜屏障。
胃還會根據進食情況調節胃酸分泌量,胃液PH不會有明顯的波動,胃內溫度非常穩定,不管是冷的、熱的下肚,胃內的溫度變化都在0.3℃內,正因為這一套非常完整的調節保護體系,胃內環境不太容易受外界影響,食物軟硬粗細不影響消化,吃飯時喝水不會明顯影響胃酸濃度,冰冷、辛辣的食物不會對胃有實際傷害。如果兩餐隔了很長時間,胃會有些不舒服,也并非說明未受到傷害,這很可能是因為血糖降低大腦發出信號,喊你吃飯。
胃真正怕的是那些能破壞保護機制的因素,比如酒精,酒精能夠穿透胃黏膜,甚至對胃黏膜造成急性傷害,使其廣泛糜爛出血。煙草中的尼古丁能被胃黏膜吸收刺激黏膜血管收縮,導致胃黏膜缺血,還能在胃酸作用合成致癌物亞硝胺。還有藥物,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可能會導致胃黏膜保護層損失。長期高鹽飲食能持續破壞胃黏膜并使胃酸分泌減少,破壞胃內平衡。還有一個常常忽視的因素“幽門螺旋桿菌”。超過一半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它能產生尿素酶,保護自己免受胃酸侵襲,它可以激活血小板讓黏膜血管內形成血栓導致黏膜缺血,保護力受損,它還可以放大屏障,讓胃酸更容易滲透進去。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更容易形成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
所以我們應該從源頭保護我們的胃,少喝酒、少抽煙,積極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盡量低鹽飲食,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每日三餐,規律飲食,規律生活,放松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