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經開區的59歲柯大姐像往常一樣,勤懇地在田地里干農活。當正干的熱火朝天時,一陣頭暈伴隨著乏力突然襲來,整個人站立困難、摔倒在地。勉強支撐著坐在土地上后,柯大姐隨即又出現了嘔吐、口齒不清的癥狀。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柯大姐頓時慌了神,短暫的驚慌后趕緊聯系家人并快速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當市一醫院經開區院區救護車的醫護人員趕到時,楊大姐已經右側肢體完全使不上勁,說話不利索,并且神志接近嗜睡。救護人員根據經驗判斷楊大姐可能是腦血管意外,快速送醫后,醫院隨即開啟綠色通道。“當時患者送到醫院時,呼叫無應答,已處于嗜睡狀態,緊急行頭顱CT檢查確定腦出血,生命危在旦夕!”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麗芳介紹說。在為患者進行了開放靜脈通道、吸氧、補液等應急搶救措施后,便立即安排神經內科住院治療。
在快速完善相關檢查后,神經內科醫師與護理團隊密切配合,劉麗芳醫生評估患者出血量5ml左右,在高秀先主任的指導下予以降壓、保護腦組織、補液、抑酸預防消化道出血等對癥支持治療。
經過醫師的精準用藥、護士們的專科護理及家屬精心照顧,醫務人員沉著冷靜、利用精湛的醫療技術爭分奪秒地與死神開始了賽跑。最終,患者于當天下午完全恢復意識并能含糊表達,腦出血相對控制。經過1周時間的治療,患者已經有望恢復偏癱肢體的力量。
市一醫院經開區院區神經內科為醫院重點建設專科,近年來科室不斷提升診療實力,大力探索開展新技術,守護了眾多腦部疾病患者的生命健康。
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高秀先介紹說,自發性腦出血(腦溢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發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后遺癥。
1、頭痛、惡心和嘔吐。腦部出血會壓迫腦部組織,引起突然的脹痛、悶痛感,并可能伴隨出現惡心以及噴射樣嘔吐現象。
2、身體一側麻木。如果出血嚴重,可能會產生偏癱甚至全身癱瘓癥狀。
3、意識喪失。腦出血急性期會出現兩眼凝視大腦出血側的癥狀,醫學上稱為凝視麻痹。
4、語言障礙。腦出血會導致腦內半球大腦皮層言語中樞受損,引發患者出現語言障礙,主要表現為失語以及說話含糊不清。
5、眼部癥狀。腦出血所致的顱內高壓,會導致患者出現瞳孔不等大癥狀,同時腦出血壓迫功能區還會引發偏盲和眼球活動障礙癥狀。
6、偏癱。腦出血的患者一般都會出現偏癱,語言表達也不清楚,說話總是含糊不清,這個時候患者特別的能睡覺,感覺一直處于昏迷狀態一樣。
1、防便秘。大便燥結,排便用力,極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發腦溢血。預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
2、免勞累。避免體力和腦力勞動過度,超負荷工作可誘發腦出血。
3、控血壓。高血壓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高血壓,定期檢查,確診后就應堅持服藥治療。
4、擇飲食。飲食要注意低脂、低鹽、低糖。少吃動物的腦、內臟,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配適量瘦肉、魚、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