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全身到處都痛,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工作效率低,還有食欲下降、腹脹等不適,每天都感覺很疲憊。神經內科、疼痛科、消化科、心內科等科室都看了,檢查也做了很多,都沒有啥問題,周圍的人都覺得我很“作”,心理有問題,我很困擾。這到底是得了什么病呀?針對這種病情,需要警惕一種風濕病—纖維肌痛綜合征。
一、什么是纖維肌痛綜合征?
纖維肌痛綜合征(FMS)是一種以全身彌漫性疼痛及發僵為主要臨床特征,常伴有疲乏無力、睡眠障礙、情感異常和認知功能障礙的慢性疼痛性非關節性風濕性疾病,在特殊部位有壓痛點,患病率為2%,其中女性3~4%,男性0~5%,隨年齡增加呈線性增長。平均年齡為49歲,其中90%患者為女性,70~79歲到達患病高峰。
二、纖維肌痛綜合征的病因有哪些?
FMS病因不清,目前認為與遺傳易感、睡眠障礙、神經內分泌紊亂、免疫紊亂、一些體內正常存在的氨基酸濃度改變以及心理因素有關。繼發于外傷,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及腫瘤等稱為繼發性FMS,如不伴有其他的疾患則稱為原發性的FMS。
三、纖維肌痛綜合征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特征性癥狀 FMS核心癥狀是慢性全身性廣泛性肌肉疼痛,大多數伴有皮膚觸痛,時輕時重。13%的患者有廣泛性肌肉疼痛,43%為局限性疼痛,以中軸骨骼(頸、胸、下背部)、肩胛帶及骨盆帶肌最常見。其他常見部位依次為膝、頭、肘、踝、足、上背部、中背部、腕、臀部、大腿和小腿。FMS的疼痛呈彌散性,患者自覺疼痛出現在肌肉、關節、神經和骨骼等多部位,難以準確定位。所有患者均有廣泛的壓痛點,分布具有一致性,多呈對稱性,查體往往有9對(18個)解剖位點壓痛。女性比男性患者的壓痛點更多,具有11個以上的壓痛點的患者中90%為女性。軟組織損傷、睡眠不足、寒冷及精神壓抑等均可引起疼痛發作,氣候潮濕及氣壓偏低可加重疼痛。76%~91%患者可有晨僵,其嚴重程度與睡眠障礙及病情活動程度有關。
2.其他癥狀 約90%患者伴有睡眠障礙,表現為失眠、易醒、多夢及精神不振。一半以上患者出現嚴重的疲勞,甚至感覺無法工作。另外可出現頭痛、頭暈、呼吸困難、肢體麻木、感覺異常,抑郁或焦慮等,但神經系統查體往往全部正常。患者常訴關節痛,可伴晨僵,但無關節腫脹等客觀體征。30%以上的患者可出現腸易激綜合征,包括腸脹氣、腹痛、大便不成形及大便次數增多。部分患者有虛弱、盜汗以及口干、眼干等表現。另外可出現膀胱刺激癥、骨盆疼痛、雷諾現象等。天氣寒冷潮濕、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時癥狀加重,局部受熱、精神放松、良好睡眠、適度活動可減輕癥狀。
四、纖維肌痛綜合征該如何診斷?
當臨床上遇到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慢性全身多部位疼痛及晨僵,伴有疲勞、睡眠障礙以及焦慮抑郁等,經體格檢查或者相關輔助檢查,在排除風濕性多肌痛、慢性疲勞綜合征等疾病后,應高度警惕纖維肌痛綜合征的可能性。
主要的診斷要點有以下幾點:1、持續3個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即分布于軀體兩側,腰的上、下部以及中軸骨骼(頸椎、前胸、胸椎或下背部) 等部位的廣泛性疼痛。2、18個已確定的解剖位點中至少11個部位存在壓痛。
五、纖維肌痛綜合征怎么治療?
FMS的治療目標是減輕疼痛等核心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目前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應基于患者教育,從以鍛煉為主的非藥物治療至藥物治療,即循序漸進的多學科治療模式。包括以下方面:
(1)非藥物治療 安慰患者,使其了解本病為功能性疾病,消除疑慮。同時還可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傳統功法(太極拳、八段錦)、瑜伽、游泳等,均可減輕軀體疼痛、提高生活質量、改善抑郁及認知障礙。
(2)藥物治療 包括鎮痛藥、抗焦慮抑郁藥、肌肉松弛劑等。
(3)物理治療及中醫中藥治療 包括針刺治療、經顱直流電/磁刺激、行為干預、推拿、中醫方劑等。
(4)自我管理 包括保持規律的生活方式、飲食健康、減輕壓力等。
(5)手術治療 癥狀局限,經上述治療效果不佳者可行局部軟組織剝離松解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