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經常會碰到患者問,頸動脈斑塊是什么?嚴重嗎?要吃藥手術嗎?下面我們就這些問題展開來聊聊。
1、頸動脈內中膜是什么?
頸動脈內中膜是指頸動脈內膜管腔面與外膜分界面之間的距離。臨床上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簡稱彩超)檢查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IMT≥1.0mm為內中膜增厚
2、什么是頸動脈斑塊?
頸動脈斑塊又叫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壁內發生脂肪聚集,聚集的脂肪逐漸增多,同時合并有含鈣類物質的沉積,導致頸動脈血管局部增厚、變硬,最終導致血管內產生了外觀呈現黃色,內部像粥一樣的斑塊,這一過程在醫學上又稱作動脈粥樣硬化(打個比方,它的形成是就像水在水管里流動,時間長了,水管壁上會沉積大量的水垢,頸動脈就像是水管,我們的血液在血管里不停流動,血管里的“雜質”就會慢慢沉積在血管壁上,就像是水管里的水銹和污垢,時間久了血管就會狹窄和堵塞)。
2004和2006年的歐洲中風疾病年會統一了頸動脈IMT的定義和斑塊的區別:頸動脈IMT≥1.0mm為內中膜增厚;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①IMT局部向腔內突出至少0.5mm②或者與周圍的IMT對比大于50% ③或者IMT≥1.5mm。
3、報告上的斑塊有哪些?
超聲報告中“低回聲”、“強回聲”和“混合回聲”是啥意思?這幾個詞語是超聲檢查的術語。不能簡單理解為低回聲就是不穩定斑塊;強回聲就是穩定斑塊;而混合回聲就是半穩定斑塊。研究表明,回聲的高低強弱與動脈硬化斑塊的穩定性之間不存在對應的規律。因為頸動脈斑塊不同成分對聲波的吸收及反射不同,才導致頸動脈斑塊超聲表現也不盡相同:低回聲斑塊:含有大量脂類物質的纖維脂肪的斑塊;等回聲斑塊:以膠原蛋白為主要構成成分的纖維斑塊;強回聲斑塊:斑塊鈣化時,斑塊產生強反射伴后壁聲影;不均質回聲斑塊:斑塊內有20%以上的回聲不一致,斑塊內包含強、中、低回聲。
不同頸動脈斑塊回聲灰階超聲圖像 A:頸動脈低回聲斑塊圖像;B:頸動脈強回聲斑塊圖像;C:頸動脈混合回聲斑塊圖像,藍色箭頭表示低回聲為主混合回聲斑塊,紅色箭頭表示高回聲為主混合回聲斑塊。
4、發現頸動脈斑塊該怎么辦?
1.如果頸動脈斑塊較小,血管狹窄50%以下,無大腦缺血癥狀,血脂在正常范圍內,一般不用擔心。可根據個人情況考慮是否需要治療,具體請遵醫囑;2.如果頸動脈斑塊較大,血管狹窄50%以上,可能出現斑塊破裂或大腦供血不足,需要藥物治療,并嚴格控制危險因素;3.如果頸動脈斑塊大,血管狹窄達到70%,通常會對腦供血產生明顯影響,即便沒有癥狀,也需積極治療。
5、如何預防頸動脈斑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