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被復雜病癥困擾多年的胡婆婆來到我院風濕骨關節科就診。患者在 4 年前毫無征兆地出現左肩關節腫痛,活動受限,經多處治療后病情仍不斷反復,被折磨得苦不堪言。1年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經治療癥狀已經緩解。但1個月前于家中病情反復,不僅四肢關節出現腫痛,且雙手小關節、雙膝關節疼痛難忍,尤其到了晚上,疼痛使得胡婆婆徹夜難眠。病情還同時誘發了腹背部、會陰部及四肢多發皮疹,患者瘙癢不止,門診以 “類風濕關節炎” 將其收治入院。
入院后,風濕骨關節科的姬森國醫師通過對患者臨床表現、檢驗檢查結果的情況,診斷患者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伴肺間質纖維化、慢性胃炎的同時,由于機體抵抗力低下,伴發了銀屑病問題。面對棘手的病情,科室迅速制定了全面且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在治療方面,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癥狀,合理選用抗風濕藥物,并搭配消炎止痛,以有效控制病情發展;針對患者因皮疹引發的瘙癢,給予氯雷他定片抗過敏,同時為增強患者骨質予以患者維生素D2軟膠囊口服;在皮疹處,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有效減輕炎癥和瘙癢的癥狀。此外,使用生物制劑與糖皮質激素調節免疫、抗炎、抗過敏,多管齊下,使得胡婆婆的病情得到控制與緩解。
(治療前后對比)
當身體出現大范圍的皮疹,且瘙癢難耐時,我們在護理上要格外注意:
1、皮膚清潔:1)清潔頻率:根據皮膚油膩程度和出汗情況,一般 2-3 天洗一次澡為宜,避免過度清潔損傷皮膚屏障。2)水溫:水溫應控制在 37-40℃,接近人體體溫,避免水溫過高刺激皮膚,加重皮疹癥狀。3)清潔產品:選擇溫和、無刺激性、低堿性的沐浴產品,避免使用含有酒精、香料等可能引起刺激的成分。
2、日常保護:1)避免搔抓:搔抓可能導致皮膚破損,引發感染,加重銀屑病癥狀,可通過戴手套、修剪指甲等方式避免搔抓。2)防止外傷:日常活動中要注意保護皮膚,避免碰撞、摩擦等外傷,如進行體育活動時可佩戴護具。3)穿著合適衣物:選擇寬松、柔軟、透氣性好的棉質衣物,避免穿著緊身、化纖材質的衣物摩擦皮膚。4)注意防曬:銀屑病患者皮膚對紫外線較為敏感,過度曝曬可能誘發或加重病情,外出時可使用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等物理防曬,也可選擇溫和的、無刺激性的防曬霜。
3、飲食與生活習慣:1)飲食:多吃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瘦肉、魚類等,以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皮膚修復。盡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以及牛羊肉、海鮮等可能引起過敏或加重炎癥的食物。2)生活習慣: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每天保證 7-8 小時的睡眠時間,以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和免疫功能。同時,要注意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增強體質,但要避免過度勞累。
4、心理調節:1)保持積極心態:銀屑病病程較長,易反復發作,可能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而不良情緒可能影響病情,患者可通過聽音樂、看電影、與朋友聊天等方式緩解壓力,調節情緒。2)尋求支持:患者可加入銀屑病患者互助組織或與其他患者交流,分享經驗和心得,互相支持和鼓勵,也可尋求家人和朋友的關心與支持。
5、用藥護理:1)外用藥物:遵醫囑正確使用外用藥物,如涂抹藥膏時要均勻涂抹在皮疹處,避免遺漏或過量使用,同時注意觀察皮膚有無紅腫、瘙癢等不良反應。2)口服藥物:按時、按量服用口服藥物,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或停藥,如服用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時,要注意觀察有無發熱、咽痛等感染癥狀及肝腎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治療與護理,胡婆婆的關節疼痛得到了有效緩解,同時,患者原本嚴重的皮疹也逐漸消退。如今,患者睡眠質量明顯改善,精神狀態和食欲都恢復正常,臉上重新綻放出輕松的笑容。
出院時,胡婆婆笑逐顏開,雙手緊緊地握住姬醫生的手,“謝謝你,姬醫生,這段時間被病痛折磨的難受,在咱們風濕骨關節科治療后我感覺我終于緩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