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市一醫院開發區分院的急診科,一位78歲的江爺爺與老伴的就診經歷,再次讓人們感受到醫護人員在救治患者的同時,對患者心理需求的細致關懷。這一平凡而溫暖的故事,正是急診科醫護人員“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服務準則的真實寫照。
當天,江爺爺在老伴的陪同下來到醫院急診科就診。在完成抽血檢查后,奶奶暫時離開去找醫生咨詢。不久,護士注意到江爺爺神情焦急,便立即上前詢問:“爺爺,您是有哪里不舒服嗎?”由于爺爺語言表達不清,護士耐心引導,最終了解到他是在尋找老伴。護士輕聲安慰道:“奶奶去找醫生了,很快就會回來。”聽到這句話,爺爺的情緒逐漸平復。
隨后,護士從醫生處得知爺爺可以進食,便立即協助拿出食物,細心地將食物遞到爺爺手中,并打開保溫杯為他倒好溫水。爺爺一邊吃,一邊不停地表達感謝:“謝謝了,謝謝了。”在整個過程中,護士始終關注著爺爺的情況,隨時準備提供幫助。
這一看似微小的舉動,卻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患者和家屬。急診科不僅是救治疾病的地方,更是傳遞溫暖與關懷的場所。醫護人員在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救治的同時,始終關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用耐心和細心搭建起醫患之間的信任橋梁。
急診科作為醫院中最繁忙的部門之一,每天都要面對各種突發情況和復雜的病情。醫護人員不僅要與時間賽跑,還要在緊張的工作中保持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正如江爺爺的故事所展現的,醫護人員不僅治愈疾病,更在患者最脆弱的時刻給予他們心理上的支持與安慰。
“有時是治愈,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是急診科醫護人員的服務準則,也是他們對每一位患者的承諾。未來,急診科將繼續秉承這一理念,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無論是技術上的進步,還是人文關懷的深化,急診科都將始終站在患者的角度,成為他們生命中最堅實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