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扎實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市醫院開發區分院積極組織開展各項志愿活動志愿者們立足于院內志愿服務,兼顧基層醫療扶貧、社區和鄉村志愿醫療服務,參加重大傳染病疫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治志愿服務,組織各類志愿者深入學校、敬老院、福利院等機構,開展一系列送溫暖、獻愛心等志愿服務。他們始終秉承“大醫精誠”的優良品質和“上善若水、自強不息”的寶貴精神不斷地用實際行動來詮釋“奉獻青春、奉獻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真諦。
醫患零距離 溫暖你我他
很多時候,志愿者們的工作瑣瑣碎碎。門診是醫院服務患者的大門,但由于對醫院環境、布局、就診流程的陌生,常有患者在門診大廳不知所措。而這里服務質量的高低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醫院的口碑。
為此,醫院在門診大廳顯著位置設置了學雷鋒志愿服務站,志愿者們在此開展常態化便民服務。他們每日輪流當值,堅持在院內志愿服務站點為過往患者提供講解答疑引路導診、引導院內車輛規范停車等服務。他們用真摯的笑容、溫馨的話語、貼心的服務,指引和幫助行動不便患者就診,維持就診秩序。
“您好,請問您需要什么幫助嗎?”“開水供應處在這邊,您小心燙傷。”“您好,吸煙請移步至吸煙區。”一句句勸導或叮囑的話語,匯聚成了暖心的旋律在醫院回響。小紅帽、紅馬甲,熱情奔放的志愿紅也成為了醫院最溫暖的顏色。志愿者們用愛心傳遞動人的真情,用雙手傳播時代奮進的正能量無私付出,不索回報,志愿者服務處處體現著“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溫暖,更為城文明撐起了不一樣的新高度。
服務下基層 健康送到家
為助推偏遠鄉村脫貧攻堅戰略,讓健康扶貧政策落到實處。2016年,在了解到都昌縣萬戶鎮楊橋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較多后,市一醫院開發區分院每年組織醫護人員多次赴該村開展“送醫下鄉”活動,并走訪慰問部分因病致貧家庭、孤寡老人。
2020年6月,由劉炬院長親自帶隊的“送醫下鄉、情暖楊橋”大型義診活動順利開展,此次義診內科、外科、骨科、內分泌科風濕免疫科、婦產科等學雷鋒志愿服務隊的各學科專家、骨干醫生熱情地為就診村民答疑解惑,為村民測血壓、發放免費藥品、宣傳疾病預防健康知識,讓村民在家門享受到了高水平優質醫療服務。
同時,上門慰問村里因病致的貧困戶和孤寡老人,送去愛心大米、食用油等物資并對村醫務所進行一對一幫扶、指導,采集、匯總因病致貧人員信息,為因病致貧家庭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并且還捐贈資金支援村里基礎設施建設。
“送醫下鄉、健康扶絕非一朝一タ之功,我們愿與楊橋村結對幫扶、長期幫扶真正把健康送到廣大群眾的身邊。”劉炬院長殷切的說。
服務于社會 讓責任深一度
群眾的需要在哪里,志愿服務就延伸到里。在開展的文明交通勸導活動中,志愿服務者們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引導行人非機動車遵守交通規則,勸阻不文明交通行為。他們用實際行動維護安全、有序、文明、暢通的道路交通秩序,為九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了一份力。
每逢“世界痛風日”“世界睡眠日”“聯合國糖尿病日”等重要健康主題日,志愿者服務隊都會組織人員走上街頭、走進社區、工業園、敬老院等等,利用自身醫療機構的優勢,為居民提供健康講座、健康科普、免費體檢、送醫送藥等服務,并深入長期臥床行動不便的居民家中,送健康服務上門。切實把“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到實處,將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發揚傳承,為全民的健康貢獻力量。
志和愿,兩個字,都有一顆心。志愿精神源于無私的愛、傳遞真誠的善,志愿者的工作是默默無聞的,當有人需要幫助時,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市醫院開發區分院的志愿者們通過他們自身優秀的表現勾勒出了不一樣的世間流動風景線溫暖著患者與人民群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