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短促的警笛聲、急救床急促的滾輪聲、醫生護士匆忙又堅定的腳步聲、病床前監護儀器的滴答聲,這就是急診室,醫院中最危急的科室,急診病人來診時間人數及危重程度往往難以預料,隨機性大,可控性小,在這里每天都會上演“生死時速”。讓我們一起走進市一醫院開發區分院急診科,去看看急診科的醫護工作者們的“節奏”。
“請快救救我,我在30分鐘前服了敵敵畏。”9月13日,在市一醫院開發區分院急診科,一名48歲男性患者一進急癥科大門就焦急的對醫護人員說道。護士黃理琴聽完患者自述后立即通知急診科醫生柯箭明,柯箭明通過觀察患者意識狀況及病情,立即下達口頭醫囑,并迅速電話通知內科進行會診。
經過會診,確立救治方案后急診科醫護人員開始了爭分奪秒地搶救,為患者脫去被污染衣物,上心電監護、給氧、監測生命體征,為其迅速建立靜脈通道、給藥,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與此同時護士準備好洗液和洗胃用品,并迅速插好胃管,連接洗胃機,進行洗胃密切關注著洗胃液量的變化,同時做好記錄患者入院時間、生命體征,及相關用藥時間、劑量、給藥途徑,洗胃液的量、顏色、性質,完善搶救記錄。
經過緊張地搶救,洗胃液顏色變得清澈無異味,患者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隨著患者的好轉,醫護人員的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然而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再次敲響了搶救室里醫護人員心里的警鐘,電話告知有一位車禍傷患者即將送達急診科,需全面做好搶救工作,護理人員完成洗胃患者的交接工作,迅速將患者轉入住院病房,為救治車禍患者而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
車禍受傷患者入院經柯箭明醫生查體后,走綠色通道護送患者去放射科做相關檢查,此時,護士長陳秀接到上級領導通知,需要緊急調配人員外出進行核酸采樣。在接到通知后,護士長迅速調配人員進行外出采樣,由120護士協助完成車禍受傷患者的搶救工作。急診科就是這樣,工作永遠都是“急、忙、雜”,且變化快,每位急診人必須分秒必爭,為搶救生命而取得更多的時間。
急診科,永遠都是燈火通明,徹夜掌燈。他們只為24小時全天候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守護健康。在這里時間就是生命,盡管時常急診人的腰都是彎下的,顯得匆忙而渺小,但在患者生命面前,他們是昂首向前的,因為他們直在爭分寄秒為生命保駕護航在暄喧鬧鬧的一天里,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在永遠不停歇的時間里,
做永不停歇的“奔跑人”,他們是最平凡也是最溫暖的天使。作為醫院24小時開放的服務窗口,市一醫院開發區醫院急診科醫務工作者直在奮力急救,服務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