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新發癌癥病例1929萬例,其中中國新發癌癥占全球23.7%,肺癌死亡率全球第一。我國針對中國癌癥防控的嚴峻形勢提出了相應的國家政策,“健康中國”強化慢性病篩查和早期發現,推動癌癥等慢性病的機會性篩查。
目前臨床常規診斷手段(如CT、B超、磁共振、內腔鏡檢查等)檢測的最小極限為1cm(109個細胞)直徑的瘤,發現時已為中晚期。但當腫瘤細胞數達到108個時,腫瘤相關物質較敏感,腫瘤標志物即可檢測得到。由于傳統腫瘤標志物檢測的是其中某一種或一類腫瘤相關物質,故其敏感度較低,只有40%-60%;而TM檢測的是幾大類腫瘤相關物質總體含量的變化,故其敏感度較高,達到74.2%。也因此而造成,某些被檢者的TM檢測值高,而常規檢測卻尚無法檢測得到,這也是造成假陽性的一方面原因。即便如此TM檢測對于非腫瘤病人的特異性仍達85.1%,尤其對于健康人的腫瘤體檢其特異性高達98.7%。
腫瘤相關物質(TM)檢測的試劑作為腫瘤體檢項目用于健康人群體檢中的腫瘤檢測,輔助篩腫瘤高危人群,可以有效覆蓋90%以上腫瘤,為了盡可能從大量無癥狀人群中篩選出極少數腫瘤高危人群(檢測值高者),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開發區分院體檢科新開展瘤相關物質(TM)檢測項目,項目開展以來,通過耐心講解此項檢查的重要意義,較多體檢者自愿要求進行早癌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