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年輕小伙子在其父親的攙扶下來到九江市風濕病醫院就診,風濕免疫科醫生接診后,發現小伙雙下肢行走不穩,經檢查發現患者有眼部病變 、口腔潰瘍,并出現了神經系統的相關癥狀,隨后為患者做了進一步檢查,完善頭顱MRI、腰椎穿刺術腦脊液常規、生化、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等系列檢查后,確診小伙患貝赫切特綜合征(Behcet disease,BD)。經過為期十天的積極治療,患者下肢行走不穩,下肢震顫癥狀明顯得到好轉,第二次入院復查,患者已能自行行走來院。
貝赫切特綜合征(Behcet disease,BD),臨床中也稱作白塞病,以復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炎為臨床特征,同時可以出現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多臟器受累,是一種慢性系統性血管炎癥性疾病。
目前該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因素及病原體感染有關。
典型癥狀:
1.口腔潰瘍
幾乎100%患者均有復發性、痛性口腔潰瘍,多數患者為首發癥狀。

2.外陰潰瘍
約75%患者出現生殖器潰瘍,潰瘍深大,疼痛劇烈,愈合慢。

3.皮膚病變
皮損發生率高,可達80%-98%,表現多種多樣,有結節性紅斑、膿皰疹、丘疹、痤瘡樣皮疹等。

4.眼炎性病變
約50%左右的患者有眼炎,表現為視物模糊、視力減退、眼球充血、疼痛、畏光流淚、異物感、頭痛等,致盲率可達25%。

5.神經系統損害:
又稱神經白塞病,可有多部位受累,發病率約為5%-50%,少數(5%)可為首發癥狀。中樞神經系統受累較多見,可有頭痛、Horner綜合征、假性球麻痹、癲癇、無菌性腦膜炎、視乳頭水腫,偏癱、失語、截癱、感覺障礙、精神異常等周圍神經受累較少,表現為四肢麻木無力、周圍型感覺障礙等。神經系統損害多數患者預后不佳,腦干和脊髓病損是本病致殘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6.消化道損害
又稱腸白塞病,發病率為10%-50%,從口腔到肛門的全消化道均可受累。
7.血管損害
本病的基本病變為血管炎,全身大小血管均可累及,約10%-20%患者合并大中血管炎,是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
8.肺病損害
肺部損害發生率較低,但大多病情嚴重,肺受累時患者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
9.其他
半數左右的患者有關節癥狀,表現為局限性、非對稱性關節炎,腎臟、心臟損害較少見。
風濕免疫疾病是可以累及多系統、多臟器的一類全身性的疾病,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除了可以出現面部紅斑、口腔潰瘍、關節痛,還可以出現白細胞低、血小板低、貧血、肺部病變、心包積液、神經系統病變等情況,所以出現多系統、多臟器受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診。
九江市風濕病醫院/聞秀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