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是風濕免疫科常見的慢性炎癥疾病,大家診斷明確后總想著快點定方案治療,其實在治療前還需要確定疾病是早期還是晚期,是輕微還是嚴重才能根據其程度制定治療方案。
類風濕關節炎疾病活動度的評估怎么做?
類風濕關節炎評估,主要根據關節受累的癥狀、實驗室的檢查以及影像學的檢查。
關節癥狀、體征多表現為關節特別是小關節受累的關節數目增多,關節疼痛、腫脹加劇,關節晨僵時間延長,關節活動障礙加重等等。
實驗室的檢查如血沉、c反應蛋白,還有血小板,類風濕因子等也有一定的評估價值。而這些結果還需要排處其它比如感染等因素的影響。
影像學的檢查最常見的是關節彩超檢查,它具有費用低、傷害小、可重復、可治療等特點。磁共振、X線等檢查也很重要。
風濕專科醫生還會借助專科的工具來評估。比如說DAS28評分,它主要是綜合了患者關節的腫脹、疼痛數目,血沉、c反應蛋白的水平等,通過復雜的公式來計算評估。類似的評價工具很多,有醫生對患者的綜合評價,也有患者自身評價的表格。
另外,類風濕關節炎作為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的一種,除了關節表現以外還有關節外的表現,比如貧血、間質性肺炎、心臟受損等等也應系統評價。
通過不同的角度、各種方式的評估希望能得到更接近真實關節炎活動度的結果,了解每位病人的共性和個性,從而有的放矢的制定方案,實現達標治療、精準治療。
九江市風濕病醫院/張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