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7歲的倪大爺因反復出現腹痛、腹瀉,伴大便形態改變、肛門墜脹感1周而前往市一醫院開發區分院就診,入院后經抑酸、抗感染等對癥治療后病情穩定,經電子腸鏡提示盲腸、結腸、直腸可見多發散在小潰瘍,覆白苔,周圍充血水腫,診斷潰瘍性結腸炎,活檢病理提示慢性炎癥。
早發現,早診斷,遠離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主要侵犯直腸、結腸,是炎癥性腸病(IBD)的一種(另一種是克羅恩病)。其主要癥狀包括:持續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黏液、膿血便,甚至一天上幾十次廁所。該病病程很長,常反復發作,被稱為“不死的癌癥”。如果不及時控制,還可引起腸道大出血、腸穿孔、結直腸癌等。隨著UC病程延長,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顯著增加。雖然炎癥性腸病相關結直腸癌僅占1%~2%,但通常發病年齡更小,進展更快,并且中晚期患者更多,預后也更差。據估計,約1/6的炎癥性腸病患者死于腸癌。
潰瘍性結腸炎能預防么?
由于潰結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所以并沒有特效的方法可以預防潰結的發生。但是對于進入緩解期的潰結患者,可以通過有效的方法預防潰結的復發。避免焦慮、情緒低落等精神刺激,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對腸道的刺激,減少腸道感染機會,加強身體鍛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等均可以有效的預防潰結的復發。
出現哪些癥狀可以懷疑得了潰瘍性結腸炎?
如果出現頻繁腹瀉、大便帶血、黏液膿血便等癥狀,并且癥狀持續時間較長,反復遷延不愈,可能得了潰瘍性結腸炎,應及時就醫,做結腸鏡以及相關的血液檢查,及時確診。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開發區分院/陳希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