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0歲的張奶奶,因為吃粽子后,出現腹脹,聽他人說是因中暑導致,并自行在家中服用了藿香正氣水,不久后開始腹瀉,一天入廁達七八次,大便呈褐色水樣,原以為只是普通的胃腸炎,肚子拉空后會自行好轉,直到3天后,張奶奶因出現雙腿走路無力,才叫老伴陪同來到市一醫院開發區分院消化內科門診就診。
入院后,在門診完善相關檢查,醫生發現患者存在脫水的情況,大便潛血陽性,并建議患者住院補液,然后完善胃腸鏡檢查”。
住院之后的張奶奶經過治療,第三天就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癥狀,對于關于做胃腸鏡的檢查,有些猶豫,認為自己急性胃腸炎好了,不再需要進一步檢查。可醫生發現患者復查大便常規潛血仍為弱陽性,經過反復勸說,建議完善腸鏡檢查,在張奶奶答應后,很快安排了無痛胃腸鏡檢查。
經檢查發現張奶奶乙狀結腸有一個1.5cm的息肉,表面還有滲血。因為這種息肉表面粗糙,觸碰容易出血,醫生懷疑已經癌變,建議轉往活水院區行腸鏡下ESD手術切除。不過很遺憾,術后病理顯示基底部可見癌,考慮進展期的結腸惡性腫瘤,還是需要外科手術切除病變結腸。
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開發區分院/黃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