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面錦旗的背后,都有一個暖人的故事,錦旗上的字字句句,都閃耀出一份認可與贊譽。在近日,市風濕病醫院結締組織病區的醫護人員就收到了一面患者送來的錦旗,以此感謝全體醫護人員用專業的技術解除了她的病痛以及無微不至的關愛與照顧。

患者入院時其病情以雙手發白發紫,伴皮膚緊硬、腫脹為主要臨床表現,遇冷水及精神刺激時可發作,發病時特別痛苦,雙手冰涼疼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造成心理負擔重。科主任江敏了解患者病情后,高度重視,當即組織全科病例討論,明確患者診斷,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制定詳細的綜合治療方案。通過綜合評估,診斷為系統性硬化癥,以雷諾現象為主要表現,通過擴張血管、調節免疫、激素抗炎等措施實施醫治。2周后,患者癥狀較入院明顯改善,雙手發白發紫、皮膚緊硬癥狀明顯好轉。
收到錦旗后,江敏表示:“救死扶傷是每一位白衣戰士的天職,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提升診治能力和服務水平,努力為患者提供有內涵、有溫度的優質醫療服務。”
“什么是雷諾現象?”

雷諾現象是指手指端(足趾端)在寒冷或精神緊張等因素剌激下,出現發作性“三時相”變化,即蒼白、紫紺、潮紅,其中以蒼白最為顯著;初現時往往只累及一個或少數指(趾)端,其后可逐漸擴展到更多的手指(足趾)。
“雷諾現象有何表現?”
雷諾現象發生原理:早期為局部小動脈痙攣,逐漸進展為小動脈閉塞而導致組織缺血,而持續的缺血可使肢端形成潰瘍、指墊消失、痂皮形成或鈣化。
雷諾現象典型發作可分為三期:

雷諾現象的發生原理
1. 早期表現蒼白(痙攣缺血期)
由于四肢末端細小動脈痙攣,皮膚血管內血流量減少而突然發生,一般好發于手指,為對稱性自指端開始向手掌發展,但很少超過手腕。手部局部皮溫降低,有麻木、針刺、以及僵硬感等。
2. 幾分鐘后青紫(淤血缺氧期)
細小動脈先擴張,而細小靜脈仍處于痙攣狀態,毛細血管叢缺氧青紫,此時自覺癥狀一般較輕。
3.潮紅(擴張充血期)
當患者處于溫暖環境中,寒冷刺激消失,血管充血、局部溫度增高、可有腫脹及輕度搏動性疼痛。當血液灌流正常后,皮膚顏色和自覺癥狀均恢復正常。
“為何會出現雷諾現象?”
哪些因素會誘發雷諾現象呢?這幾種情況比較常見!
1、寒冷刺激 2、神經因素 3、內分泌功能紊亂
值得一提的是,雷諾現象常常作為自身免疫病的首發癥狀。
常見出現雷諾現象的疾病有:
1.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硬化病(最常見)、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等。其中系統性硬化病可有皮膚繃緊或增厚,手、臂或面部毛細血管擴張,吞咽困難等。
2.阻塞性動脈疾病:四肢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性脈管炎、急性動脈阻塞等。
3.原發性肺動脈高壓。
4.吸煙和藥物:β受體阻斷藥,鉛、鉑、砷中毒,避孕藥等。
上述不同疾病雷諾現象的發生率差別很大。如系統性硬化病發生率達80%~90%,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生率約20%~40%。
“出現雷諾現象,一定要治療嗎?”
應視病情而定!
雷諾病輕者只需注意保暖嚴防凍傷,避免皮膚受損,避免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即可控制。患者必須停止吸煙,因尼古丁為血管收縮劑,能引起皮膚血管收縮。
雷諾現象治療取決于對基礎疾病的認知和治療,應積極治療原發病。由于雷諾現象一般無法根治,如引起雷諾現象的原發病得到有效控制,癥狀發作次數可相對減少。預后相對良好,約15%患者自然緩解,30%逐漸加重。長期持續動脈痙攣可致動脈器質性狹窄而不可逆,但極少(小于1%)需要截指(趾)。
九江市風濕病醫院/羅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