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類風濕關節炎被認為是“不死的癌癥”,患者一旦被確診,常常會感覺“生不如死”,因為類風濕關節炎是慢性自身炎癥性疾病,除了累計關節外,還可引起全身多系統損害,是導致殘疾的常見疾病之一。現年58歲的楊阿姨就深受此病的困擾,患病10余年間她因沒得到規范的治療,致使病情一度進展惡化,給生活造成了極大不便。
楊阿姨剛發病時,只是單純的四肢關節腫脹、疼痛,前往市某醫院就診,確診為“類風濕關節炎”,當時在醫院接受規范治療后癥狀明顯緩解。可因對疾病不了解,在后來病情復發時,楊阿姨急于求成,聽信民間秘方、偏方,放棄正規治療方案,轉而服用民間偏方,因隨意服藥,結果楊阿姨先后出現了肝功能異常、血液系統損害、血小板減少、貧血等癥狀,還曾因血小板減少在醫院進行過搶救治療。
楊阿姨因長期不規范治療,還導致繼發糖尿病,后出現雙側髖關節股骨頭壞死,雙足跖趾關節畸形改變,不得已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雙足跖趾關節矯形手術,關節置換后,楊阿姨活動時需處處小心謹慎,但是置換的關節時常出現異響,給生活造成了諸多不便。
2018年楊阿姨來到九江市風濕病醫院診治,醫生對她的病情進行系統評估,確定了個體化治療方案,把楊阿姨納入慢病管理系統,定期隨訪,依據病情變化,不斷調整治療方案,先后經過傳統抗風濕藥物、生物制劑、靶向藥藥物治療,針對病情變化,進行穴位注射、關節腔注射、中醫藥治療、中頻等多種手段聯合治療。經過系統規范診治,楊阿姨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服用藥物種類不斷減少,極大的提高生活質量。在住院期間,楊阿姨還會與新病友會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每一位病友,系統規范,正規治療的重要性。
風濕骨關節科醫生表示,類風濕不僅僅局限于關節炎,像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血管炎等其他風濕免疫性疾病一樣,也會出現多系統器官受累的臨床表現,如常見眼鞏膜炎、皮膚血管炎、胸膜炎、心包炎、間質性肺炎及肺纖維化,血液系統異常表現為粒細胞減少、脾大又稱費爾蒂(Felty)綜合征。研究表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伴發骨質疏松、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高于正常人,因此,類風濕如果未達到有效控制,患者不僅生活質量明顯下降,預期壽命也會減少。
市風濕病醫院風濕骨關節科是專門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等各種關節疾病的專業科室,是江西省醫學會風濕病學領先學科。科室擁有先進的類風濕關節炎診療設備。類風濕關節是慢性疾病,不容易治愈,但是經過正規、科學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防止疾病進展,避免關節變形,避免殘疾。
針對類風濕關節炎,九江市風濕病醫院風濕骨關節科有多重治療方法,包括傳統的抗風濕藥物,最新的生物制劑,靶向藥物,中醫藥特色方案,多種物理診療手段等等。科室擁有一支團結的醫療團隊,會對每位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診療方案,并對每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慢病管理。若采用個體化方案正規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病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從而改善患者疼痛,控制病情,甚至完全緩解,極大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九江市風濕病醫院/姬森國